彻夜不眠、排队等待,在清晨第一缕阳光中目睹国旗冉冉升起;追忆往昔、缅怀先烈,在革命纪念馆回望峥嵘岁月;重走来路、感召向前,在红色遗址中汲取精神力量……中秋国庆“双节”假期期间,全国各地红色景区游客络绎不绝,人们认真聆听先辈故事,瞻仰红色遗址,深刻感受信仰的力量,激发起浓厚的爱国热情。
窥一斑而见全豹,观滴水可知沧海。国庆黄金周,历来是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。以广东省为例,2023中秋国庆假期前三天,广东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2.9万人次,同比增长92.8%。红色旅游一路“狂飙”,折射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历久弥新、熠熠生辉的强大生命力,也反映出人们浓厚的爱国热情。在游人如织的人群当中,青少年成为“主力军”,他们手舞五星红旗,欢呼歌唱,肆意挥洒着青春的激情,毫不掩饰对祖国清澈的热爱。青少年们现场目睹中华民族的革命史、英雄史、奋斗史,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。
知所从来,思所将往,方明所去。在举国同庆的假期,体验一次红色之旅,感受一堂鲜活而生动的历史课,可谓欢度国庆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。一位位革命英雄,诠释着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的忘我精神,其无私奉献的光辉如皓月当空,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。一个个红色故事,浓缩着不朽的民族精神,用心探索触动人心的历史片段,更能深刻理解何为初心和使命。一件件革命遗物,承载着无数先烈的信仰与牺牲,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奋起的历程,以无言的形式,向后人诉说着红色革命的历史故事。青少年在“双节”假期走进红色基地,于游学中聆听红色故事,在行进中见贤思齐,进而达成内心的共鸣,勇当红色精神的传承人,激发“吾辈当自强”的奋斗热情。
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,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也需要守正创新。国庆期间,不少景区运用虚拟导览、智能讲解等互联网新技术,结合歌曲、舞蹈、情景剧等艺术形式,以及更新潮、有趣、沉浸的体验,让红色文化“活”起来、“火”起来,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关注——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开展小讲解员志愿者培训班,让孩子们从倾听者变成了讲述者和传播者,进而吸引更多孩子“童话红色”;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推出“我和我的祖国之欢聚中共三大”国庆系列活动,通过聆听红色故事、DIY手工等活动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……随着红色文化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发展,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主动拥抱红色文化,达成“心”与“行”的双向奔赴。
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。中秋节让我们从大国小家的团圆中感悟家国情怀,国庆节的纪念与欢庆厚植爱国主义热情。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下、爱国主义的激励下,青少年们打卡“红色地标”,赓续红色血脉,传承红色基因。在“双节”红色文旅涌动的青春热潮中,我们更加坚信,用好红色资源,燃聚青年之火,继续让更多青少年喜爱红色旅游,弘扬红色文化,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,就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。